|
常見問與答「外語能力測驗」(FLPT)的由來?「外語能力測驗」英文名為Foreign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 簡稱FLPT,是本中心最早自行研發的測驗,於1965年開辦,歷史悠久,奠定了日後教育部委託本中心研發「LTTC全民英檢」(GEPT)之基礎。開辦之初係受政府機構委託為赴美受訓人員於出國前檢測外語能力,成績達標準者選送出國,未達標準者不保送或再進修,進修後再送考檢定。送考機構舉凡總統府、立法院、司法院、行政院、教育部、經濟部、外交部、交通部、聯合技術協助委員會、國家科學委員會、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等。近年來因應社會之轉變及配合經濟發展之需求,開放個人報考,由於本測驗兼具公平性與準確性,廣受國內外各公民營機構採認與信賴。 可報考哪些語言本測驗包含英、日、法、德、西班牙語5種語言測驗。 「外語能力測驗」(FLPT)有何特色整體而言,有四項特色:
「外語能力測驗」(FLPT)與「全民英檢」(GEPT)有何不同?「外語能力測驗」(FLPT)與「全民英檢」(GEPT)的目的都是在評量一般語言能力,但「外語能力測驗」(FLPT)不分級,是常模參照測驗(norm-referenced test);「全民英檢」(GEPT)分級,為標準參照測驗(criterion-referenced test)。常模參照測驗(托福測驗亦是)主要的目的是區別能力相對較高與相對較低的考生,定位出考生在所定義的常模(norm)中相對排序的位置,由於常模參照測驗須在特定的語言領域中涵蓋較廣泛的語言技巧與難易程度不同的試題,一般而言,測驗時間較長、題數較多。而標準參照測驗主要的目的則是在了解考生在特定的領域,對所定義效標(criterion)涵蓋的技能、內容是否已達預期之精熟程度;一般而言,測驗時間較短、題數較少,即可精確評量考生所能勝任的語言技能。 「外語能力測驗」(FLPT)包含哪些測驗項目?考前該如何準備?本測驗包含聽、說、讀、寫四部分,由於目前國內的外語教育仍偏重讀與寫,因此平日應多加強聽、說訓練,勤讀外文書籍、報章雜誌,聽廣播,看電影、電視、瀏覽外文網站,進修外語課程、以外語與友人同事交談,儘量讓自己多置身於外語環境等,測驗時自然會有較好之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