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目的
LTTC每年辦理語言教學實踐與研究補助計畫 ,2023年共有三位英語教育研究者獲得一般研究案補助,分別為高雄市立杉林國中林明芳老師、南臺科大黃馨儀副教授、成功大學高郁婷副教授。三項研究主題觸及科技運用、寫作教學、檔案評量、跨語言實踐及CLIL教師語言評量專業識能等議題,均為語言教育界普遍關注的課題,研究對象包含偏鄉國中生、低程度大一學生、以及參與CLIL專業培訓的在職教師。三位研究者均於2024年9月底前完成研究,深入探討前述各項核心議題,研究結果具理念啟發性與實務應用價值。
為促進語言教學研究與實務的專業交流,LTTC特別規劃於12月18日(三)下午舉行線上發表會,邀請三位研究者分享研究成果,LTTC專業人員亦將分享學術英語識能相關的教學思維與資源,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二、活動資訊
LTTC每年辦理語言教學實踐與研究補助計畫 ,2023年共有三位英語教育研究者獲得一般研究案補助,分別為高雄市立杉林國中林明芳老師、南臺科大黃馨儀副教授、成功大學高郁婷副教授。三項研究主題觸及科技運用、寫作教學、檔案評量、跨語言實踐及CLIL教師語言評量專業識能等議題,均為語言教育界普遍關注的課題,研究對象包含偏鄉國中生、低程度大一學生、以及參與CLIL專業培訓的在職教師。三位研究者均於2024年9月底前完成研究,深入探討前述各項核心議題,研究結果具理念啟發性與實務應用價值。
為促進語言教學研究與實務的專業交流,LTTC特別規劃於12月18日(三)下午舉行線上發表會,邀請三位研究者分享研究成果,LTTC專業人員亦將分享學術英語識能相關的教學思維與資源,歡迎踴躍報名參加!
二、活動資訊
-
活動時間:2024年12月18日(三)下午14:00 – 16:30
-
活動形式:免費線上講座(以中文進行,全程錄影)
-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額滿為止,歡迎踴躍報名!
-
活動流程:時間活動14:00~14:40開幕
發表(1)
發表者:林明芳(高雄市立杉林國民中學老師)
主題:使用Padlet作為E化檔案評量對於偏鄉雙語學習者之英語寫作影響發表者簡介及研究摘要(歡迎點按查看更多)
林明芳老師擁有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學博士。目前為高雄市立杉林國中的英語教師兼教設組長,同時擔任實踐大學(高雄校區)兼任助理教授。他的研究興趣包含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雙語教育以及科技輔助語言教學與學習,多項學術著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
研究摘要
雙語教室中的評量已成為臺灣雙語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議題(Kao, 2018; Kao et al., 2022)。雙語評量中,E化檔案評量是一種重要的評量方式,因其富含多種優點,並常為學者們關注(如:Song, 2021)。然而,E化檔案評量在偏鄉雙語教室中的使用卻鮮少受到關注。有鑒於此,本研究旨在探討使用 Padlet 作為E化檔案評量對於偏鄉雙語學習者在英語寫作的四方面影響:感知的寫作困難度、感知的寫作信心、寫作表現及學習態度。
參與者為來自臺灣南部一所特殊偏遠學校的38名九年級學生。研究工具包括寫作感知問卷(WPQ)、段落寫作任務(PWT)及學習反思問卷。在實驗前,參與者進行了 WPQ 和 PWT的前測。在實驗過程中,參與者必須使用 Padlet 作為E化檔案評量,收集自己的學習歷程並反思學習心得。在實驗結束後,參與者進行了 WPQ 和 PWT 的後測,並且填寫了學習反思問卷。研究所收集之資料進行了質性和量化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使用Padlet作為E化檔案評量是無法影響參與者的感知寫作難度和寫作信心程度。然而,使用 Padlet 能夠提升參與者的英語段落寫作表現,並能促進他們對學習保持積極的態度。本研究結果為雙語教室中使用 Padlet 作為E化檔案評量提供了教學啟示。14:40~15:20發表(2)
發表者:黃馨儀(南臺科技大學雙語教學推動中心副教授)
主題:運用線上翻譯程式輔助的低程度大一學生之英文寫作發表者簡介及研究摘要(歡迎點按查看更多)
黃馨儀博士目前是南臺科技大學雙語教育中心的副教授。她的研究興趣包含運用科技輔助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寫作)、專業英語、多模態學習,以及跨領域學習。
研究摘要
本研究是應用目前英語教學領域中討論度最高的跨語言實踐教學法(translanguaging pedagogy),並借助學生最常使用的線上翻譯軟體谷歌翻譯(Google Translate),及目前最時興的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AI) 應用程式ChatGPT,來輔助較低程度非英文主修的學生能寫出語意清楚且文法正確的短文。
本研究的參與者為大一EMI寫作先修課程的學生,在教學實驗前,將會用全民英檢中級的寫作題目給學生實施前測,以了解學生的寫作起點程度並且會讓學生填寫實驗前問卷,了解學生的寫作瓶頸,學習動機 和自我效能。實驗中,學生首先借助線上谷歌翻譯軟體來完成第一個寫作任務的初稿,然後經由同儕和教師回饋及自我省思後,不斷地改寫成編修後的版本。在第二個寫作任務也是同樣的過程,只是學生採用另一個線上翻譯軟體ChatGPT 來輔助,同樣地經由改寫編修,完成改寫過後的版本。實驗後,再用全民英檢中級的寫作題目給學生實施後測,以了解學生的寫作進步的程度。此外,也同樣會讓學生填寫實驗後問卷,和對學生進行訪談,以深入了解學生對於使用線上翻譯軟體輔助英文寫作的觀感。研究者也會採用質性的文本分析法分別比較兩個寫作任務的初稿和編修過後的版本,找出每位學生的兩個版本之間文法和用字方面進步的地方並且統計數量。文本分析的結果和學生前後測,問卷及訪談的結果進行統整的三角分析,來了解應用線上翻譯軟體以及GAI應用程式對以英文為外語之寫作的成效。
研究結果不但能提供教授以英文為外語之寫作課的老師具體的教學建議,特別是對於英語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分享學生運用時興科技的經驗,也能探討了解學習者的母語在學習英文此目標語言中的幫助性。15:20~16:00發表(3)
發表者:高郁婷(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
主題:探討語言評量專業識能:臺灣雙語教師需要的學習與重新學習發表者簡介及研究摘要(歡迎點按查看更多)
高郁婷老師為國立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副教授。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研究領域包含語言測驗與評量、雙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英語教師專業培訓。近年投入臺灣各級學校雙語教育之實務推動與師培課程規劃,現主持高雄市英語教育資源中心口說展能計畫,長期擔任高雄市國民教育輔導團英語文輔導小組、教育部部份領域雙語計畫、全英語計畫,在職教師雙語教學學分班,與「大學雙語教師專業發展中心」(EMI PD Center)之諮詢委員與培訓師資。
研究摘要
作為課堂活動之一的評量,長久以來被認為是檢測學生進步和指導教學決策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研究顯示,語言教師對於學習評量理論的理解,以及於課堂中整合評量與教學的實作較為薄弱,此等能力的缺乏阻礙了教師識別學習者的學習優點與劣勢,以及正確解讀學生測驗評量的結果。這現象在臺灣最近的雙語課程中尤為明顯。2019年,教育部開始實施雙語教育,於國民中小學階段推廣學科與內容整合之雙重學習目標。此課程變革雖為教師帶來了專業培訓的增能機會,然而,雙語教師增能培訓中仍尚未適當解決CLIL評量的問題,其原因可能來自於雙語評量本身之複雜性、CLIL教材與評量標準的缺乏,雙語教師對於語言和評量問題的理解不足,以及對評量工具的不熟悉,這些不確定皆會削弱雙語教育之品質,因此,本研究旨在調查臺灣CLIL教師目前的評量概念水平並檢視教師在設計CLIL評量方面的培訓需求。
本研究 採用Wu(2014)和Kremmel&Harding(2020)的語言評量調查(LAL)來探討學科教師和英語教師對評量之觀念與課堂實踐。調查包含九個部分:(1)語言測驗的培訓,(2)個人對評量的態度,(3)有關評量的內容和概念,(4)評量設計,(5)評量的用途,(6)評量形式和框架,(7)評測結果的解讀,(8)評量與教學,和(9)評分與成效分析。本研究招募了161名參與CLIL專業培訓的在職教師,採探索性因素分析來調查在LAL問卷中變量的潛在結構;並進行半結構式訪談,試圖找出LAL問卷調查,尤其針對臺灣在職CLIL教師族群,尚未闡明的方面。本研究 結果針對CLIL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與方向提出建議,這也有助於構建一個LAL知識庫,以幫助雙語教師獲得不同的評量功能觀點,並了解其與臺灣在地化雙語教學的關聯。16:00~16:30發表(4)
發表者:金韶(LTTC研發室學術發展科科長)
主題:學術英語識能發展與教學資源運用發表者簡介及研究摘要(歡迎點按查看更多)
現任LTTC研究發展室學術發展科科長,專長為英語課程設計與教材發展,師資培訓課程設計、測驗發展等。近期研究興趣為學術英語評量與課程的互動關聯探討、素養導向評量設計與實踐。
研究摘要
考量英語為外語的臺灣學習情境,大專校院的英語課程具有雙重目標:一方面需要協助學生鞏固並提升他們的一般英語能力,另一方面則需培養他們未來學術或專業生涯所需的英語溝通能力,學術英語(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簡稱EAP)識能的發展為其中重要的一環。在本場次中,講者將依據近期研究學術英語評量與課程互動關聯的心得,分享對於大專學生學術英語識能發展的一些觀察,並對照學術英語教育的新思維,分享相關的教學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