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Teaching & Learning
2019.04.22
Prof. Wei-Chang Shann Analyzes Cross-disciplinary Creativity in Lewis Carroll's Alice in Wonderland
本中心於4月22日舉辦第三場語言教學工作坊,主題為「重探 <愛麗絲夢遊仙境>:語言、數理、創造力的跨界交鋒」,特別邀請中央大學數學系單維彰教授帶領現場逾六十名英語、數學科教師從跨領域的角度重探 Lewis Carroll 的生平與創作。
Lewis Carroll 身為牛津大學數學教員,卻創作出文學、攝影傳世之作,數學、語言邏輯、哲理、繪畫、攝影在他的作品中交織成趣,面對當前素養導向的教育趨勢,不少老師開始思考如何在教學中融入跨領域元素,正好可以從 Carroll 的創作歷程得到靈感。
單教授援引 Carroll 作品裡豐富的數學、文字遊戲和謎題,分析「創造力」與素養的跨領域整合、應用、應變等面向的關聯。創造力往往產生於遊戲、轉彎/逆向思考、以及對語言/邏輯的敏銳度,老師們如果能像 Lewis Carroll 一樣,活用手邊素材,重新喚起孩子對事物的驚奇,讓孩子看見事物在既定框架之外的連結,必定可以啟發孩子的創造力、開發其跨領域思考的潛能。
創造力包含「創意」(creativity) 和「創新」(innovation),前者重發想,後者重執行。單教授從 Carroll 作品的精采片段點出 Carroll 如何透過「顛覆常理」使讀者重新「看見常理」、體會其中驚奇,也透過 Carroll 的藏頭詩、對稱詩、字梯遊戲、數學應用題等讓老師們看見由驚奇激發的創意如何進一步落實為創作或應用到問題解決中,可說兼顧「創意」和「創新」。
經典的詮釋本身也是一種跨領域創造,從不同的歷史、社會、知識面向重新建構文本的意義,「經典是一種後見之明」,單教授說。單教授博學風趣的講述,使聽眾得以在後世對 Lewis Carroll 創作的後見之明中,看見新世代教學的曙光,與會老師紛紛表示深受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