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教學與學習
2018.01.20
說話藝術家講座系列:Dream Big -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講者:Ms. Susana Galván (現任英國文化協會臺灣區處長、東北亞區教育總監)
引言人:廖咸浩教授 (LTTC董事與前執行長、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與談人:戴孜伃老師 (臺北市立弘道國中英語教師、英語資優班負責人)
林昱宏老師 (宜蘭私立中道雙語小學英語教師)
日期:2018年1月20日(六)
時間:下午3:00— 4:30
地點: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10樓會議廳
本中心與台北市立圖書館共同舉辦「說話藝術家的跨世代對話」公益系列講座,第二場非常榮幸邀請到現任英國文化協會臺灣區處長、東北亞區教育總監Ms. Susana Galván(蘇小真處長),以Dream BIG -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習語乘風、展翅追夢﹞為題,與聽眾分享她的語言學習豐富之旅。長期投入文化交流工作、造訪過許多國家的蘇處長深深體悟,精煉語言溝通藝術可以幫助國際人才跨越文化差異,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建立友誼與信任。蘇處長化身說話藝術家,以幽默詼諧的口吻,帶領逾百名聽眾如觀看電影般,一同見證語言學習給她的人生帶來的影響,聽眾反應熱烈,並表示獲益良多。
來自西班牙文化藝術之都巴塞隆納的蘇處長陳述人生中幾個重要的轉捩點皆與語言有關,而成就她今日國際職業生涯的契機是「被母親逼迫學習英文」。英語學習開啟了她對其他語言、文化的興趣,成為精通四國語言的國際人才;大學時代誤打誤撞開始學習中文,獲得至北京外語學院交換學生一年的機會,1992年結束交換回國馬上獲得機會在當年由西班牙舉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擔任中國隊口譯人員;之後前往英里茲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因想繼續精進中文、探索各種文化,因緣際會來到了臺灣,沒想到一待就是九年,並在臺灣加入英國文化協會,開啟了她迄今推廣文化、語言教育的專業職涯。
回顧她人生中這些重要的里程碑,蘇處長體會文化衝擊乃無可避免,但是擁有虛心坦懷、積極學習的心態才是能夠跨越文化差異的關鍵。例如,蘇處長當年在大學所學的是簡體中文,一度信誓旦旦認為自己的中文能力絕對足夠應付她在臺灣的生活,想不到因為未曾接觸過繁體字,抵臺後生活學業上都遇到瓶頸。不過她很快找回學習的初心,享受生活中每一個學習的機會,漸漸掌握與人溝通的要領。蘇處長認為學習新語言本身即是一個文化衝擊,自母語轉譯為其他語文的過程涵蓋了文化上的差異,學習語言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文字符號轉換,更是習得這個轉換背後的文化差異,並且在真實的情境中依照需求運用語言,達成有效率的跨文化溝通。
這些克服文化差異的經驗也成為蘇處長培養跨文化溝通的養分,甚至成為推動她職涯發展的契機。非英國出身,英語也不是她的母語,像蘇處長如此跨文化背景的管理階級職員在英國文化協會不是多數。而能夠在眾多優秀人才中展露頭角,蘇處長最主要的優勢即是她經過各種文化薰陶後所展現的多元化特色(diversity)。因此,蘇處長鼓勵大家廣泛地接觸不同文化、享受語言學習,必然有助於拓展自己的世界觀、提升跨文化溝通能力。
蘇小真處長與其先生、同時也是小提琴家及指揮家Sebastian See-Schierenberg長期關注並推動青少年藝術音樂教育。她認為,語言學習與音樂演奏十分相似,技術層面─就語言學習指的是文法、句構、字彙等─固然重要,但「運用情商、理解情境」如同演奏家對於樂曲的詮釋,才能夠定義個人特色,而兩者兼具才是能夠靈活運用技能的證明。這種詮釋能力便是所謂「軟技能」(soft skills)的一種,包括溝通、協商、與人互動的能力,與個人的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及社交技能(social skills)密切相關。蘇處長直言,除了累積專業知能以外,青少年應該被給予充足的時間自由運用、探索興趣、並培養軟技能,一方面拓展視野,增加可能性,另一方面更能夠以樂觀開放的胸襟面對文化差異。
為呼應活動「跨世代的對話」之精神,除了講者蘇小真處長和引言人LTTC董事廖咸浩教授,我們還邀請臺北弘道國中英語教師戴孜伃老師及宜蘭中道雙語小學林昱宏老師一同討論語言學習相關的議題。戴老師首先向蘇處長請教有關推動中學雙語教育的議題,蘇處長表示雙語教育有利有弊,施行上更有許多挑戰。學童在校園內接受英語教育,但下課後離開校園便失去能夠使用英語的情境。若不將這點納入考量,校園內施行雙語教育恐怕很難達到期望之成效。廖咸浩教授也回應英語授課的議題不只在中小學發酵,在大學「以英語為授課語言」(English as Medium of Instruction,簡稱EMI)的政策同樣引發許多論戰。蘇小真處長同意廖教授主張母語的重要性,特別是涉及思辨層面的邏輯培養,穩當的母語教育可以說是未來外語教育的基石。另一位與談人林老師向蘇處長請教如何持續外語學習的動力,蘇處長表示學習語言的好方法是找到能夠使用該語言的真實情境。以自己為例,蘇處長認為學習語言是一個進行式(an ongoing process),不是有終點的賽跑。正因為語言隨著社會變遷、科技發展不斷進化,即便學習中、英文已超過20年,她仍時時在學習新單字詞彙。蘇小真處長以自己的人生經歷佐證,習語承風,展翅追夢─學得越多,走得越遠。